本报记者 定军 实习生 吴亚 北京报道
导读
对存在户改政策不符合国家要求、落户政策执行不到位、落户通道不畅、落户进展迟滞等突出问题的地区和城市开展督导整改。
国家发改委1月22日召开定时定主题新闻发布会,新闻发言人孟玮介绍,预计2018年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继续保持稳步增长态势,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展总体顺利。
孟玮介绍,近年来,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.2个百分点以上,2017年底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2.35%。
但2017年全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比上一年提升了1.15个百分点,增速继续放缓,2015、2016年同比增长了4、1.3个百分点。
对此,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廖洪乐指出,“农民把农村户口变成城镇户口的话,有可能会损失宅基地、集体资产分红等收益。现在一些农村大学生考取大学,不愿意把户口转移到城市,也是事出有因的。”
农民进城意愿降低
数据显示,全国城镇化率和户籍人口的城镇化率增速都在放慢。
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,2018年全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(城镇化率)为59.58%,比上年末提高1.06个百分点。相比2015年到2017年全国城镇化率提升的1.3%、1.24%、1.17%的速度,城镇化率放慢。
农民工外出增速也在放慢。2018年外出农民工17266万人,增长0.5%,低于2017年的1.5%。2011年,农民工外出增速高达3.4%。
中国社科院农村所研究员李国祥指出,随着城镇人口越来越多,相比而言,进城人口比重下降,城镇化率速度放慢是正常的。
“但是单纯追求户籍城镇化率提高是不可取的,不能盲目、过度追求地方的户籍城镇化,尊重农民选择才是最重要的。”他说。
到2020年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,意味着每年需要解决1666万人落户。2016年、2017年全国分别有2120万、1902万农民变为城市居民,超过了预定目标,不过该速度正在放慢。2018年全国城镇人口为83136万人,比上一年只增加了1789万。
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认为,即使没有在城镇落户,农民依然可以在城镇工作,而一旦放弃了农村户口,有的农民会担心承包地和宅基地被收回。
他认为,农民去哪进城,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不是户口,而是收入。
要抛弃陈旧户籍观念
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,全国要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,有序放开城区人口50万-100万的城市落户限制。
但是小城市户籍对农民的吸引力有限。四川省统计局调查发现,2015年农民工愿将农村户口转为城镇户口,不想再回农村的比例仅为14.8%,有53.8%的明确表示不愿转户口,目前只是暂时待在城里,还有31.4%持观望态度,视形势的发展变化而定。
同时,在被问及“如果落户城市,您会首先选择落户的城市是哪里”时,82.4%的受访务工人员选择大中城市市区,列首位的是省内地级中等城市市区,占比达55.7%,其次为成都市区,占22.7%,而愿意落户省内县(市、区)的只有14.9%。但是大中城市的户籍并未无限制放开。
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1月22日指出,今年,国家发改委将紧紧围绕推动1亿人落户目标,重点抓好“一个强化、一个督导”。
“一个强化,是指强化对户籍制度改革及其配套政策推进实施情况的跟踪监测,宣传推广有关地方积极推动落户的好经验好做法;一个督导,是指对存在户改政策不符合国家要求、落户政策执行不到位、落户通道不畅、落户进展迟滞等突出问题的地区和城市开展督导整改。”她说。
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指出,一个城市如果没有工作机会,农民工是不愿意去的。所以农民工要去哪,核心问题不是户口,而是有其他各种配套。
孟玮1月22日介绍,城镇基本公共服务正加快覆盖常住人口,全国所有城市和县均已发放居住证,以居住证为载体的城镇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基本建立,职业技能培训、义务教育、保障性住房等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断扩面提质。
“当前转移城乡人口存在市民化进程严重滞后的问题,这是城镇化发展的重点薄弱环节。”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近日表示,当前2.25亿城镇常住人口没有城镇化户籍,这部分群体在城市中难以获得医疗、养老等社会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务。
王小鲁认为,首先要改变城市对农民工落户条件过严、手续过繁的问题;其次,大城市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;再次,要抛弃陈旧户籍观念,不管是农村户籍还是城市户籍都应享受公平的公共服务待遇。